厦门选号网|厦门靓号|厦门优号|厦门好号码|厦门移动靓号 > 厦门通讯新闻 > 厦门网站新闻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厦门网系列报道之敢拼会赢闯新路 书写马塘新篇章 来源:厦门选号网|厦门靓号|厦门优号|厦门好号码|厦门移动靓号 | 2019-5-28 17:13:27 | (分类:新闻快报)

马塘村村口的广告牌,“传扬马塘精神,永葆厦门第一村。”记者 马庆伟 摄
“马塘精神”被雕刻在村上的宣传墙上,时刻提醒村民拼搏奋斗。记者 马庆伟 摄

  说起马塘村,很多人的脑海中会立即浮现一幅“百姓富、生态美“的富美家园画面,被群山所环绕的村子沐浴在阳光之中,一栋栋错落有致的别墅隐藏在花园里,一条条洁净的沥青路环绕着家园,一片片四季常青的绿地点缀在房前屋后……

  走进马塘村,红顶白墙的别墅群特别惹眼,乍一看以为是高级度假村。其实,这是福建全省首个乡村商务区——马塘乡村商务区。把办公区设在别墅里,这是马塘乡村商务区的首创之处。

  看到眼前这番景象,人们不禁感叹,这个昔日没人愿把女儿嫁到山沟沟里的“瘦马塘”,为何能发展到如今被誉为“福建第一村”?这里不得不提到八个字,“艰苦奋斗、拼搏创新”,这是马塘精神的高度概括。在厦门经济特区门成立二十五周年之际,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曾对前去采访的厦门记者感慨到:马塘我是去过几次的,它是新农村建设,很早期的新农村建设,形成了一种厦门精神,那便是“艰苦奋斗,拼博创新”,他的话语间充满着对马塘父老兄弟那一份深深的牵挂和对马塘精神的高度认可。

从村子外围看马塘村。记者 马庆伟 摄
红顶白墙的别墅群特别惹眼,乍一看以为是什么高级度假村。记者 马庆伟 摄

  贫困村办企业 走出发展新路子

  从厦门地图上看,马塘村只是翔安区新圩镇境内一个偏僻的山坳,地处厦门市东北角。在改革开放之前,三面靠山的马塘村交通闭塞、土地贫瘠,路难行、水奇缺,人称“瘦马塘”。1980年,全村人均收入还不足170元。村主任陈树林说,30年前,当地流传着一句顺口溜:“有钱不借马塘人,有女不嫁马塘郎。”

  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经济基础薄弱,不具备任何地理优势的小村庄里,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崛起了一个跨国经营、闻名全国的现代化的企业集团——银鹭集团,而马塘村也成为名闻遐迩的“百姓富、生态美”的富美山村典型。

  没错,马塘的发展变化就是源于村办企业。1985年6月,当地人陈清水、陈清渊带领六位青年农民,以股份集资的方式,用3万元办起了当时同安县第一个村办企业—兴华罐头厂,这也是银鹭集团的前身。

  如今已是银鹭集团董事长的陈清渊回忆,“在我们这偏僻的穷山村,当时要靠单一传统式农业,根本就改变不了落后的面貌,要想脱贫,就必须寻找一条适合本地发展的新道路。”穷则思变,作为马塘村历史上第一个高中毕业生,陈清渊决定改变这一切,改变马塘村的命运。

  然而,创业何其艰辛。在办厂初期,因为基础条件薄弱,只能用村里种蘑菇的房子来做生产车间,很多设备甚至是自己做的。

  没有技术,村干部带着干粮到晋江、厦门等地的罐头厂拜师请教,或请他们进厂指导;没有厂房,用竹片当墙、篾板作顶,建起了简易厂房;没有水源,村党支部班子成员就带领村民顶着烈日,冒着酷暑,从12公里外的古宅水库埋设地下管道,把水引到马塘来;没有道路,就以一亩地外加8000元的代价向邻村换地,自己动手,劈开山坡,填平沟坎,修建了一条800多米的进村水泥路;没有电力,就引导村民把准备用于“民俗日”演戏的资金,用来购置发电机;没有通讯,就发动村民筹资3万多元架设了一部高频电话。

  就这样,不等不靠,自力更生,马塘村终于把罐头厂创办起来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投产当年罐头厂便取得了高效益,实现了马塘工业零的突破。就此,马塘走出了一条以工兴农的发展新路子

在马塘村里,一栋栋错落有致的别墅隐藏在花园里。记者 马庆伟 摄

  村企共建 相互依存共同富裕

  村庄支持企业发展,企业反哺村庄。马塘村的“村企共建”模式,让马塘村和企业牢牢地绑在一起,如今银鹭飞出小山村,飞向国际大舞台,而马塘村也在企业的反哺下,往富美乡村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村民陈和南的个人成长轨迹,几乎与银鹭集团同步,是跟着企业发展壮大,慢慢走上致富道路的。

  在上世纪80年代,陈和南一家十几口人,挤在一间瓦片房里,经济条件不是很好。而马塘村党委考虑到许多村民文化水平低、没有技术专长,只能从事技术含量低的劳务工作,决定实施村企共建,以厂带村,共同致富奔小康。就这样,陈和南参加了银鹭集团免费对村里青壮年劳力进行的技能知识培训,作为合格者被优先录取到工厂。

  和陈和南一样,经过技能培训后的村民,全部分类吸收为银鹭集团旗下各企业的技术工、管理人员、勤杂人员、建筑工人、绿化员、保洁员等等。而对于有创业精神的村民,马塘村积极辅助,鼓励村民闯市场,多渠道发展经济。陈和南、陈和谅兄弟俩紧紧抓住经济发展浪潮,成为了银鹭产品广东茂名区域的经销商,兄弟联手闯出了一片天,家里的经济条件明显好转。

  “要不是有村里以及公司领导的鼎力帮助,我现在还是一个穷光蛋呢。”想起过往的日子,陈水源一直重复着这一句话。已过50岁的陈水源又瘦又黑,但他却是一个拥有160多名工人的建筑公司老板,公司一年营业额几千万元。

  2004年之前,陈水源只是银鹭集团一名普通的水泥工,靠打工挣一份工资。随着马塘村建设以及银鹭集团大发展的需要,混凝土方面的工程公司非常抢手。陈清渊兄弟借了几百万元给陈水源,支持他成立建筑公司,并给予其创业指导。10多年来,陈水源的建筑公司经营得红红火火,除了解决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还招收了大批的外地工人。

  陈和南和陈水源只是马塘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两个缩影。村强则民富,马塘人将人均15平方米的发展用地,拿出来建设外口公寓和敬老院,让老人老有所养,让村民有收入。建成后,外口公寓的租金都将分红给村民,而马塘60岁以上的老年人均可入住敬老院。如今,马塘村村民人均年收入从1980年的不足170元,到现在人均年纯收入50000元;村民全部免费享受医疗保险,每一年可获年终分红;家家建别墅,家家开小车;文化设施齐全、全村绿化率达63%,真正实现“百姓富,生态美”……

  正因如此,马塘村已先后荣获“全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先进党支部”、“全国文明村”等全国、省、市、区级三十几个荣誉称号。更让人惊讶的是,马塘村已被国家农业部编入《新农村建设典型案例与分析》,成为全国首批收录此书的13个新农村典范之一。

阅读(420) |

选号帮助
移动选号
退订流程
订购方式
订购须知
确认送货时间
协商送货方式
确认号码
免费送货区域
免费送货时间
加急送货政策
验证号码信息
支付方式
交易条款